他順便默默給自己增添了一項日?;顒?。
完)
------------
胡府的事情,只有胡府的人知道。
雖然這些事肯定會傳到高高在上、俯視大明官員和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里,但胡惟庸并不在意。
有些事,本來就想讓朱元璋知道。
誰還沒點演技呢?
他胡大老爺,好歹也是看過不少戲的人。
而在應(yīng)天府的皇宮里,朱元璋正饒有興趣地聽著李善長的匯報。
作為當朝丞相,李善長不僅要輔佐皇帝,還要管理群臣,這可不是一句空話。
他需要實際參與到各種事務(wù)中。
可以說,只要李善長看到的活,他都有權(quán)插手,對方還得特別聽從他的意見。
因為那時候的李善長,代表的是皇權(quán)。
但此時,他的角色不同了。
現(xiàn)在的他,是代表群臣向朱元璋匯報最近的政務(wù)。
雖然還有專門的奏折和各部分的奏報,但作為丞相,每隔一段時間匯總工作是他的職責。
不過,李善長的匯報并不只是他一個人滔滔不絕。
朱元璋時不時會根據(jù)他匯報中的某句話,甚至某個詞,直接發(fā)問。
朱元璋問的問題,都是直指核心或要害的地方。
要不是李善長確實有些能耐,面對朱元璋這樣銳利的皇帝,恐怕早就亂了陣腳。
這一匯報,足足耗費了大半天的時間。
君臣二人絲毫不敢松懈,逐一梳理著大明上下的大小事務(wù)。
等到厚厚的奏報終于討論完畢,兩人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。
看著眼前略顯疲憊的李善長,朱元璋竟一時覺得有個丞相似乎也不錯。
但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,就被朱元璋迅速掐滅了。
丞相能做的事,難道分給六部尚書就做不了嗎?
權(quán)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中,與分散到六部尚書手中,差別可太大了。
所以,丞相這個位置,無論如何都得廢除。
想到這里,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,仿佛不經(jīng)意地問道:
“善長,之前胡惟庸家那小子出事兒,你可曾聽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