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昌豨用離間計。
對臧霸曉以情理。
即便是諸葛亮和龐統(tǒng),也不由對劉備的手腕感到欽佩。
“將軍英明!”
諸葛亮和龐統(tǒng)紛紛拱手。
劉備大笑:“皆賴兩位軍師為我指明方向,否則若只憑我一人,定然不知該如何決策應對?!?/p>
諸葛亮和龐統(tǒng)亦是大笑。
及至半夜。
諸葛亮假托困乏,先行離去。
獨留龐統(tǒng)與劉備圍爐煮酒。
劉備和諸葛亮共事數(shù)月,又常與諸葛亮促膝長談,自然能猜到諸葛亮的用意。
困乏是假。
讓劉備對龐統(tǒng)圍爐夜話、把臂同游、促膝長談、抵足而眠,與龐統(tǒng)增進君臣之誼才是真。
而自諸葛亮離開后。
劉備與龐統(tǒng)不再聊軍略政略,而是暢聊幽冀風俗、荊楚雅事,以及品評人物等等。
一直聊到五更天,劉備和龐統(tǒng)才困乏入眠。
雖然龐統(tǒng)對諸葛亮聲稱“我不習慣與人把臂”,但面對劉備的抵足而眠,醉酒狀態(tài)的龐統(tǒng)卻又欣然應諾。
及至次日晌午。
二人才自酣睡中醒來。
醒酒后的龐統(tǒng),見竟與劉備抵足而眠,忙向劉備作揖請罪:“是我酒后無狀,請將軍恕我無禮?!?/p>
劉備大笑:“軍師,我曾聞,能抵足而眠者,可以將性命托付給他?!?/p>
“我又聞,酒后方見真意。軍師以我為刎頸之交,我若怪罪,何以立世”
龐統(tǒng)本就不是古板守禮的,聞言亦笑:“是我小器了,當罰酒一樽!”
正說間。
一陣粗嗓門自外而來。
“大哥,聽聞你又得一【水】!俺倒要看看,是何人敢在大哥面前大言不慚,竟敢與諸葛軍師并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