僭殺刺史在前,煽惑士民在后,仍不知悔改,如今又侵占小沛,蠱惑王忠,反意昭然若揭了。
“我正愁尋不到劉備,沒想到劉備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!”
“事不宜遲。兵發(fā)小沛,擒拿劉備!”
見劉岱著急出兵,王忠不由遲疑:“劉長史,會不會有詐?”
“劉備布告諸縣又辭表于司空,自稱要回涿郡教學(xué),斥候又探得郯城方向有大量士民北上?!?/p>
“不如暫緩幾日,多派斥候入小沛,先仔細查探,再決定是否兵發(fā)小沛?!?/p>
王忠?guī)Я藥啄瓯?,深知?zhàn)場兇險,不可不謹慎。
然而,
劉岱立功心切,且又擔(dān)心劉備聞到風(fēng)聲會提前逃離,根本聽不進王忠的勸諫,反而呵斥道:
“兵貴神速,豈能耽誤?若讓劉備逃離,如何再追?屆時司空問責(zé),你我都擔(dān)待不起!執(zhí)行命令!”
被劉岱一頓呵斥,王忠只能悻悻的低頭領(lǐng)命。
半個時辰后。
兩千兵馬自昌慮南門而出,直奔小沛。
“軍師妙計。”
“只用一封書信,就讓王忠盡驅(qū)兵馬而來?!?/p>
關(guān)羽的語氣中,有對諸葛亮不加掩飾的欽佩。
在搶占小沛后,關(guān)羽就犯愁如何才能牽制王忠令其不敢驅(qū)兵去襲擾北上的士民。
諸葛亮則淡定自若的拿出一封提前準備好的信,讓剛降的小沛賊曹薛亮代為送傳給王忠。
只用一封書信,就讓王忠盡驅(qū)兵馬而來。
王忠兵馬皆來小沛,自然不會再去襲擾北上的士民。
“亮雖然在書信中冠以左將軍的名義,但王忠此人一向惜命,按道理應(yīng)會在昌慮躊躇不決,而非著急而來。”
“若亮沒料錯,應(yīng)是曹操暗中派人去了昌慮,給王忠下達了密令欲對左將軍不利。”
“彼等誤以為左將軍在小沛,既想立功又懼左將軍驍勇,故而盡驅(qū)兵馬而來?!?/p>
諸葛亮目光灼灼,羽扇輕搖間,盡顯料敵機先的智慧。
話鋒一轉(zhuǎn)。
諸葛亮嘴角泛起笑意:“彼等若分兵而來,甚是麻煩;彼等盡驅(qū)兵馬而來,反倒簡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