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堂課總是開始于那聲“老師好”,結束于那聲“老師再見”,至于中間發(fā)生了些什么?
辛月有時會覺得自己的記憶出現(xiàn)了缺失,有些霧里看花的模糊,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間歇性失憶?
辛月連忙打起精神瞧著辛長平寫的字,努力的記下字的樣子和筆畫,一個一個點著念了一遍,“天、地、人。”
辛長平贊許的點頭,對辛月說:“月娘你仔細感受一下剛才握筆的感覺,然后照著爹寫的這三個字練?!?/p>
辛月點頭,冥思一會兒后,在另一張紙上照貓畫虎。
辛長平便去教郭玉娘,郭玉娘握筆的姿勢不用辛長平去握著糾正,而且郭玉娘年歲更小。
他便只寫了個一字,跟郭玉娘說:“玉娘你瞧,這便是一,一是數(shù)字一,也是所有字的基礎,每個字里都有它的存在,學好了怎么寫一,就如同建房子學會了打地基,今日你的任務便學著寫好這個一?!?/p>
郭玉娘瞧了悄悄松了口氣,她剛瞧見舅舅給表姐寫的三個字,一個塞一個的復雜,看在郭玉娘的眼里不像是字,倒像幾個分不出形狀的飽滿的大墨團。
(請)
n
18
這會見到這個一,郭玉娘頓時感到十分輕松,便露出了笑容,雀躍的說:“好的舅舅?!?/p>
辛月和郭玉娘便腦袋對著腦袋,各自寫著自己的課堂作業(yè)。
辛長平撫著短須,站在一旁欣慰的看著一屋三個孩子紛紛上進向學的樣子。
想著正屋那個才出生的小兒子,過不了幾年也會加入進來,頓時欣喜于家中的興旺之兆,志得意滿的回了自己的書房。
辛長平既已決定了今年要再戰(zhàn)秋闈,便也不能再虛度光陰了,連孩子們都努力起來了,他作為長輩更該以身作則。
嗯,就安排自己今日做兩篇時文吧,過兩日去黎山給山長拜年,屆時可以請山長指正一番。
辛長平與同年同窗每年初五都相約去黎山,向書院的山長亦是他們的授業(yè)恩師的楊懷恩拜年。
楊懷恩便是辛長平至交好友楊繼學的爹,楊家唯二的進士之一。
辛長平也是趕上了好時候,那會楊懷恩剛棄官不做,回鄉(xiāng)辦學,那頭幾年還自己親自授課。
后來生了一次大病后精力不濟,被楊家人求著靜養(yǎng),便不再替學生講課了,只每年兩次大考時才去書院兩回。
辛長平畢竟遠離科場好幾年了,對如今的科場風向早已陌生,正該向山長和同年們請教一番。
等辛姑母做好了午食,一家人才湊到一塊兒吃飯。
弟弟辛年還睡得正香,他們便把飯桌搬到了外間的書房用飯,只辛姑母單給宋氏送了下奶的鮮魚湯進去給宋氏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