盒子打開,里面放著黃燦燦的金磚。
殿內(nèi)眾人的目光落在這黃金上,面面相覷。
這筆錢可真不是一個小數(shù)目。
皇帝這回,可謂是大手筆。
贊悉若等吐蕃使者面色復(fù)雜的看著這些士兵將金磚疊放在一起,用繩子纏住。
為了方便入水,便是這些金子都特地選大塊的金磚。
殿內(nèi)眾人目光緊緊盯著。
幾人合力將捆起來的金磚放到木桶之中,完全浸沒,大量的水溢出。
楊易揮了揮手,那幾個士兵便又將金磚提起,待到水瀝干,再放到一邊。
旋即,兩位兩尊佛像也如法炮制,紛紛放入水中。
楊易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贊悉若,心里嘀咕起來。
p=v,這些公式好在他畢了業(yè)也沒有還給老師,仍然記得。
(請)
n
太平:不是,他真跟父皇要啊?
這兩尊佛像,看似幾乎一樣大小,實則只要質(zhì)量相同的情況下,因其密度不同,贗品和真品的體積就一定有差別。
也許這種體積的差別并非肉眼能察覺,但是浸入水中,水溢出,再看水位,便一目了然了。
估計這贊悉若怕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了。
片刻之后。
兩尊金身佛像提起,其中左側(cè)的木桶水位低于旁邊兩個木桶一小截。
而中間的木桶和右側(cè)的木桶,正是一個放黃金,一個放另一尊佛像的,這兩個木桶水位相差無幾。
楊易微微一笑,迎著眾人的目光,指著左側(cè)的金身佛像。
“此為贗品?!?/p>
眾人呼吸一滯,目光火熱的盯著那贗品。
贊悉若眉頭緊皺,心里咯噔一聲。
他自然知道哪個是贗品,正因為知道,所以才如此震撼。
這叫楊家令的家伙說的法子,居然真的有用。
李治的目光落在楊易所指的贗品,心頭一震。
楊易不等眾人反應(yīng),又朝李治和武皇后道。
“微臣斗膽請二圣準許,將此贗品,投入火爐之中鍛燒”
“真金不怕火煉,一燒便知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