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承運居然沒有騙他,事情果然很糟糕。
但陳光良聽到了一點點弦外之音,他說道:“那是不是可以從你們這里買到牌照,比如價格高一點的?”
李超見陳光良也是聰明人,便問道:“你是哪個車行的人?”
陳光良說道:“我想做這個生意,就是開車行?!?/p>
李超點點頭,也沒有懷疑,說道:“整個租界,包括法租界,一共有一百多家車行,不到一萬的牌照,競爭也是很激烈的。既然你有心加入,我也告訴你一個渠道,我們這里確實還有一些車牌,但費用要150大洋一塊?!?/p>
很顯然,這是交通科的內部福利。
不過外面200大洋的牌照,這里只需要150大洋,顯然這是個機會。
“可以登記我名下嗎?”
“可以的,你從別的車行買的自然不能登記,但從我們這里買的,自然就是合法的?!?/p>
也就是說,黃包車的牌照是不能轉讓的。
其它車行之間的轉讓,不過是白紙黑字來作為一種證據(jù),相當于后世的‘安置房’。
“李先生,你為什么愿意幫助我?”
陳光良突然問到一個問題。
但這個問題并不突兀,因為外面如果兩百左右一個牌照,這里則只要150大洋一個牌照。那么交通科的人,完全可以勾結更大的車行。
李超很滿意陳光良的靈光,很自然的說道:“上面也不愿意車行太過壟斷,再加上我們都是年輕人,我更愿意做主賣給你,當然我權利也不算很大,做主的數(shù)量不多?!?/p>
算不上幫大忙,賣給其它車行也是這個價,無非是剛剛陳光良給他留下一些好印象。
陳光良知道,有時候運氣來了,一定要抓住。
所以,他并不滿足只是在李超這里購買一張兩張牌照,而是另有所圖。
他說道:“李先生,有沒有興趣合伙,這黃包車的生意還是很賺錢的,就是這個牌照也很有上漲的空間”
這下輪到李超驚訝起來,眼前的年輕人可謂是個精明的人,他壓低聲音說道:“你有多少本錢?”
“晚上我做東,一起吃個便飯如何?”
“好”
陳光良心里很興奮,雖然表面很沉穩(wěn)。
因為李超作為交通科的人,簡直就是一個人脈,如果能合伙做生意,那絕對是他的福氣。
當然,其它車行也不可能和李超合伙做生意,畢竟誰愿意分享自己的蛋糕,以及李超看樣子也不算交通科權利很大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