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免兒子受難,建安侯爺只得暗中送他離京,對外宣稱病逝,此外……他心知太子病危,京城必將風起云涌,建安侯府也不能置身事外,將來若是選錯了人,便極有可能會禍延全族。
所以送走李正景,也是為了留下李家最后一條正經(jīng)血脈。
但今日李正景歸來,也就相當于是將半年前的事情,都盡數(shù)揭露了。
建安侯爺嘆了一聲,正要開口。
然而此時卻聽得外邊傳來聲音。
“我認為天牢失守,另有人劫獄,李正景應是前去救治獄卒的?!?/p>
來人貌若青年,身著道袍,神色肅然,一本正經(jīng),掃過眾人,說道:“而且……誰說李正景就是建安侯府的李二郎?他本名叫做李二普,戶部記名的,乃是國師的至交好友!”
“……”
在場皆陷入沉默之中,無人開口。
李正景摸著下巴,看了金色書頁的運勢一眼,暗道:“真他娘的神奇呀……”
而那青年道人,抬起目光,落在李正景身上,心中不由贊賞道:“強闖天牢,從容不迫,歸來之后,衣衫如新,本領(lǐng)之高,比外界所傳的更為不俗……真如國師所言,此子天資之高,堪稱曠古絕今啊!”
名聲顯赫李正景!
京城,建安侯府,氣氛萬般凝滯。
“本將聽到了他們父子之間的稱呼,而且建安侯長子名為李普,此子名為李二普,你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嗎?”
方印神將再度開口,如是應道。
青年道人轉(zhuǎn)身過來,神色如常,出聲說道:“李正景的相貌,酷似已死的建安侯府二公子,又因為名字相近,如今來到建安侯府,拜建安侯為義父,有什么問題嗎?”
他這樣說來,淡淡說道:“天牢異動之時,國師就以鎮(zhèn)殿通玄鏡觀察,看見李正景前去拯救獄卒,而牢房已破,他送李普歸來,也談不上劫獄,這是國師說的,有什么問題嗎?”
“沒有了,但欺君之罪且不談,李普涉嫌派人殺盡郭心奴全家,證據(jù)確鑿,乃是陛下親自審理的案件。”
方印神將出聲說道:“總該將李普交出來罷?”
青年道人施了一禮,說道:“案犯李云,已全數(shù)招供,此事乃是他與郭心奴的恩怨,無關(guān)李普,僅是借李普之名,減輕自身罪名,試圖茍活殘命!現(xiàn)在李云已被送入天牢,此事到此為止!”
方印神將眼神凜冽,說道:“陛下那邊,國師要怎么交代?”
青年道人平靜說道:“國師已經(jīng)進宮面圣,自有交代?!?/p>
方印神將應了一聲,收兵退去。
然而在他心中,卻又暗道:“眼見新朝將至,就連陛下要殺的人,國師都已經(jīng)可以隨意釋放,踐踏律法了嗎?”
而建安侯府之內(nèi),青年道人看向李正景,笑了聲。
“郭心奴這個老東西,才疏學淺,不曾有過功績,卻位居大理寺官職,也是個朝堂蛀蟲,且為人卑劣,死不足惜,我早就想宰了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