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說…說漢語只是第一項(xiàng),他們問我是做什么的,我說種地的,然后他們還問我南昭帝叫什么!”
松贊連忙道:“這是你們探子的必修課啊,你怎么回答的?”
“我說南昭帝,字德基,大魏歷三十九年登基……”
松贊連忙道:“這也沒錯??!”
朱思勃搖頭道:“錯了!”
“不可能錯,南昭帝就是字德基,大魏歷……”
朱思勃長嘆一聲:“普通農(nóng)民特別還是離京城千里之外的北涼,普通百姓最多知道皇帝是南昭帝,一個種地的知道那么詳細(xì),肯定是提前背過!”
松贊看向第三個被揭穿身份的士兵:“他們問你什么了?”
“他們讓我漢語和北涼方言選一個,我說了,然后他們沒問我南昭帝叫什么,而是我問我,一個瓦匠砸墻,用大錘子一天八十文,用小錘子一天四十文,而那名瓦匠在這一天中,同時用了大錘和小錘,應(yīng)該給他多少文錢?!?/p>
“這他媽孩童都會的算術(shù)題,一百二十文啊,你咋回答的?”
“一百二十文……”
朱思勃再次搖頭:“還是錯了,比如砸完一面墻大錘需要一天,小錘需要兩天,如果雇主給八十文,按照民間百姓的做法給你八十文,不管你用什么錘,把活兒干完就行!”
“媽的!”
松贊怒罵一聲,看向朱思勃:“現(xiàn)在對面又多了十幾萬難民,糧食還能吃幾天?”
“一天最多了!”
“那…那本王再等三天,讓這陣法不攻自破!”
時間一天天的過去,期間不停地從其他城關(guān)帶來難民放進(jìn)陣中,公孫瑾也中計照單全收。
按照朱思勃的算計,盡可能地消耗他們糧食,人在最饑餓的時候,哪怕是恩人他們也會動手。
很快三天時間到,可松贊等待的內(nèi)訌并沒有出現(xiàn),派兵進(jìn)陣,對方的攻勢依然猛烈……
松贊將尸體身上的箭矢收集一起,對朱思勃怒道:“我們被耍了!”
“嗯?”
朱思勃看著染血的箭矢,明顯就是用樹枝新削出來的痕跡。
“他們有隱蔽的地下出口,所以不管我們?nèi)绾谓o他們送難民,他們都照單全收,并且安排難民轉(zhuǎn)移出去……”
就在這時,一名斥候跑進(jìn)來,對松贊單膝下跪。
“稟報陛下,胃土關(guān)失守!”
“媽的,再這樣拖下去,衛(wèi)淵就打進(jìn)我吐蕃了!”
松贊氣得一把掀翻桌子:“通知各國高層,之前本王答應(yīng)給的報酬漲一倍,并且按照出兵人數(shù),本王會私下里送他們重禮,不惜一切代價出兵用蠻力踏平這些破墳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