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案首,府案首,院案首。
那是奔著小三元去的!
顧山介也是三甲進士出身,自然分辨得出文章好壞,更能看出既視感。
但他贊許的也是這點。
畢竟抄也要會抄,海玥作答的兩篇八股文,行文樸實,基調(diào)成熟,細節(jié)上恰到好處,才華或許有一點不足,但作為應試文章,是極度合格的。
科舉入仕,通過考試選拔官員,本就因為科舉最能評測考生的知識儲備和智力,而縣府院三級考試,作為預備考試,更重在考察學生的潛力。
顧山介就覺得這位很有潛力。
如此年紀就有這般才華,又救了巡按御史,那給個案首,再巡按御史們面前給自己美言幾句,不過分吧?
海玥原本信心滿滿,此時卻膽戰(zhàn)心驚地離開了考場,那神情弄得外面等待一眾兄弟心頭也忐忑起來。
二哥
給嚴嵩當學生?
海玥拱了拱手:“承閔師爺吉言了。”
閔子雍左右看看,低聲道:“十三郎可否進一步說話?”
“請!”
等遠離了考場的人群,閔子雍再度恭維幾句,這才道出來意:“東翁有言,十三郎天資穎悟,如璞玉渾金,倘得入國子監(jiān),假以時日,必成大器!”
“國子監(jiān)進學?”
海玥聞言,頗為心動。
他并不喜歡以八股文為主的科舉考試,更不喜背那些范文,但正如后世多少人不想高考呢,還不是得考?
既然選擇了這條最穩(wěn)的道路,就得為之努力。
能去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(jiān)深造,無疑是地方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,他當然也希望去。
然而閔子雍接下來一句話,讓海玥怔住了:“東翁與國子監(jiān)前祭酒嚴介溪素有交情,此番書信京師,大可為十三郎求一個名額!”
‘嚴介溪……嚴嵩?是了,他不久前才卸任國子監(jiān)祭酒吧?’
海玥確定了一下:“吳巡按欲將我舉薦給曾隱居鈐山的嚴公?”
“十三郎果然也聽過介溪先生的美譽,正是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