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里可沒誰敢這么勸她,之前來的人都是勸她認(rèn)命,好好挑選帶誰去伺候。
(請)
n
安排好了
寧安:“那鐵勒汗國若是再打起來——”
蘇知知:“他們打起來不是因為你,是因為鐵勒汗人想從大瑜拿好處,是因為大瑜有叛國小人。朝廷的人要你去和親,是因為他們沒膽子沒本事,他們才是最自私的人。”
蘇知知越說越氣憤:
“他們這么喜歡和親,就該讓他們自己去和親!”
袁采薇也道:“就是!我爹在家也氣死了。要是國與國的戰(zhàn)事都是因為和親,那大瑜別養(yǎng)軍隊了,直接養(yǎng)一堆用來和親的人豈不是更省事?”
寧安本來挺傷感的,可是聽見袁采薇這么說,一時破涕為笑。
她腦中想到了滑稽的畫面:數(shù)萬大軍都穿著艷麗的裙子,抹著脂粉,朝敵軍揮手帕……
寧安把那日跪在乾陽殿說的話又說了一遍:
“我剛聽到旨意的時候還想,我可以上陣殺胡人,寧可在沙場上死了也不和親。”
蘇知知點(diǎn)頭:“周祭酒說過,要是胡人真的打來了,我們都可以上陣和胡人打。我和采薇說不定還有機(jī)會領(lǐng)兵呢?!?/p>
袁采薇的思緒飄遠(yuǎn)了:“你要是能逃回來的話,那我們?nèi)齻€能一起上陣跟胡人打,打得他們滿地找牙!”
蘇知知的嘴角倒是往下撇了點(diǎn),有點(diǎn)苦惱:
“我雖沒見過和親的陣仗,可是要從和親隊伍中逃跑應(yīng)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?!?/p>
蘇知知不知要從何處切入想辦法才能幫到寧安。
“這個就不用你想了?!睂幇踩嗔艘幌绿K知知的臉。
寧安并不指望蘇知知和袁采薇真的幫她想到逃走的辦法,畢竟和親隊伍的安排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插手的。
可是聽見蘇知知和袁采薇說的話,讓她心里好過了很多。
蘇知知和袁采薇臨走前,一人抱走了一個寧安給的匣子。
她們要幫寧安先保管著,等寧安以后有機(jī)會回來拿。
蘇知知和袁采薇走后,寧安的精神好了一些。
她前些日子意志消沉,一方面是因為父皇的絕情讓她心灰意冷,另一方面是因為心中有一桿搖晃的秤。
那桿秤的一邊是家國,一邊是她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