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爺可記得要每二旬更換供桌上的艾草熏囊,松香莫絕,若是再時常配祀百木的黃芽嫩枝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”
當頭一名藤甲道兵將有關的《藤子祀》法書獻予黎雍。
這是才是正經(jīng)仙門的護法道兵,守山、安宅、辟邪、護身,無不可為,且有一道完整的的祀奉儀式。
旁側(cè)那半人高的參童,以及那口吐人言的七尺黃鳥亦是將兩冊供養(yǎng)明細的法書遞了上來。
參童如其名也,只如一童兒,通體參白色,頭頂三片蒲葉,頷下生得幾抹參須,其不善斗戰(zhàn),卻是關鍵時刻能救人性命,久奉于宗廟之間,自然闔府上下延年益壽。
黃鳥翼展似大鵬雕般,乃是練氣上品之妖靈,能聚風吐火,斗戰(zhàn)頗強,須得在宅中移一株參天老樹供其筑巢,今后還得供養(yǎng)其吃食……
驟得如此神物,黎雍頭腦都有些發(fā)暈,不過很快他便平復下了心緒,拱手拜謝那臨淵山的老道翁。
仙道門第,可不是那么好維持的,對于黎家這種凡俗小族而言,光是奉養(yǎng)這幾名道兵豢靈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。
不過,黎雍樂得其中。
家中有了如此底蘊,莫說遠的,就是近來府州哪家公子染了不干凈的東西,想求取一根黃鳥褪下的羽毛貼身辟邪;
哪家的娃兒少小病弱,聞得華宣黎氏有一尊參童,欲求一滴參童露……
這便是起于州府的不凡之初始,是能被傳唱諸州的美名!
而黎卿,隨大院首踏足天舟,與那院正、真?zhèn)鱾兿嘁曇谎?,稽首入得中央大殿。但這些人里面,黎卿只與寥寥數(shù)人過有一面之緣,余者,毫無印象。
他在臨淵山入道的時間太短了。短到同屆的道徒們大多還在練氣中品蹉跎,而他,已然位居紫府一列。
“府中庶務可是安排妥了?”
“無礙了,祖師?!?/p>
“可回山了否?”
“自是可以!”
二問二答,話音剛落,這座天舟便撐開禁制,似是一個跳躍般,徑直入得穹天千丈,往天南府而去。
天南觀,很少有出府顯圣的機會,這還是第一次!
尹祖負手立于天舟前,望著那桂花府都的城郭輪廓久久無語,桂花府都,丹書-尹氏,這也是他的故鄉(xiāng)。
只怕是,這一望便是最后一眼咯……
“觀中諸天資道子皆各拜老師,受其庇佑。獨獨你,被晾在外院,一待就是數(shù)載,無人問津,黎卿,你可有過怨言?”
尹祖緩緩轉(zhuǎn)過身來,一開口就將話題引到了黎卿身上。
這叫后方眨巴著眼睛,正準備與黎卿搭話的外院院首-白清燁也只得悻悻地收回了右手,靜待祖師安排。
“沒有!”
倒是個嘴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