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更多時候他還是基于邏輯,行事正派的一個人。
我們走到車邊。
門一開,我叫兩個小孩下車。兩人依依不舍的和車里的李小霞道別。
“大姨,要不你就在我家過年吧?我們一起,還有小平大孃也一塊?!?/p>
兒子的表達欲比較強,幾乎是想什么就說什么。
女兒也有這種心思,但她就在一旁沉默抓著李小霞的一只手。
我把手輕靠在她頭頂。
“乖,大姨和大孃都要回老家陪自己的爸爸媽媽,逢年過節(jié)是團聚的日子,要和各自的爸爸媽媽在一起。
過完年大姨和大孃再回來,到時候你們也還沒開學,還能一起玩。嗯?”
李小霞也應,摟兩個孩子入懷,也跟他們說:“我們下次見,很快的。你們跟著媽媽乖乖的,不要亂跑。好嗎?”
那個小孩兒沉默點頭。
這分別居然還讓他們眼里噙著淚花,這種待遇以前張健都沒有過。
看來人始終是感情動物。
“好了,我們準備出發(fā)了?!蓖鹾普f。
我把兩個小孩拉回來,邊和車里的人道別,邊把門給他們拉關上。
然而車子啟動之前李小霞把車窗降下來,塞給我兩個紅包。
“給他們兩個。”她說。
我下意識就要還回去,因為這兩個紅包沉甸甸的。
李小霞使勁往我這邊一摁,車窗又重新升起。
她叫王浩開車。
我使勁兒拍了車窗幾下,但沒作用。車子已經往前走了,我牽著兩個孩子在車后跟了幾步路,最后站在原地看著車子走遠,直到徹底沒了影子。
“媽媽,怎么王叔叔也跟著一塊去了,王叔叔不和我們一起過年嗎?”
女兒問。
“王叔叔送他們回去?!蔽艺f。
“那大姨還回來嗎?什么時候回來啊?”
兒子在一旁說:“不是有兩個年嗎?我們一起過小年,大姨能不能回來跟我們一起過大年?”
根據我們貴州農村的風俗,我們管臘月三十也就是一年中最后的那天叫小年。正月十四叫大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