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氏書院今日招生!”
“凡是十周歲以下,身家清白者皆可入學!”
“束修僅需精糧一石!”
…………
“王家書院今日招生!”
…………
“陸家書院今日招生!”
三天后的正午時分。
再次翹班的莫安帶著小荷花在街上閑逛,聽著街上各家小廝敲鑼打鼓的宣告自家書院招生,忍不住笑出聲來。
小荷花懵懂得抬起頭來問道。
“侯爺哥哥,你笑什么呀?”
莫安點了點小荷花的鼻子。
“我呀,在笑有人一手好牌打得稀爛!”
這個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人,自然就是大梁天子蕭靜安。
原本,面對世家官員的阻攔,莫安的方案是借著替各家家主解除蠱毒的機會,坐在一塊好好談談就行。
因為科舉制對于各大世家的傷害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。
如今的大梁,普通人家能吃飽穿暖就已經(jīng)很不錯了,根本沒有多余的資源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。
就算施行科舉制,榜上題名的也是當初世家舉薦的那群人!
科舉制真正的目的,是將鐵板一塊各大世家拆散!
小皇帝只需要許諾世家,最先支持科舉制的世家,可以每年擁有三個舉薦入仕的名額。
第二個支持的兩個名額。
第三個只有一個名額。
這樣一來,世家之間必定分化,到時候不管誰先支持科舉制,小皇帝都允諾一個名額就行了。
就算各世家私下對賬,到時候每個人都說自家自有一個名額,也只會加深各大世家之間的猜疑。
畢竟官員任免這種事,皇帝的自主權(quán)是很大的。
只需要靜觀其變,有哪兩家關(guān)系突然好起來了,就直接找理由罷免其中一家的官員,再把職位給另一家就行了。
只需要多來幾次,就算世家中有人看穿離間之計,也無法阻擋世家分化的趨勢。
就算有人從中聯(lián)合,那些被小皇帝扶持的家族也不會管其他人的死活。
因為既得利益者永遠不會共情利益受損者。
只要按照這個計劃執(zhí)行,最有可能出現(xiàn)的情況,就是各大世家紛紛巴結(jié)小皇帝這個拉偏架的裁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