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大放小
面對趙子稱的詢問,楊志直接把自己知道的情況都說了一遍:
“段明昧下的那些錢財,都已經(jīng)找回來了,如今還沒找到的,主要是當(dāng)時船上另一位貨主的貨——公子應(yīng)該還記得,卑職的船上,當(dāng)時除了朱勔的貨,還有福州知州黃裳讓捎的一批貨。
黃知州自八年前的政和元年,在福州任上額外得了官家的一項差遣,讓他校對、編刻道藏。這八年里,他一共校對了五百四十函、近六千卷道經(jīng)。如今校對已經(jīng)完成,雕版也雕了一大半,此番黃知州讓我們隨船捎運的貨,便是其中一批樣書,約有數(shù)千卷。
也不知道那些太湖水賊、拜火食菜的賊徒,怎么會看上這些道家典籍的,朱相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。根據(jù)段明交代,那些道經(jīng)在裝船之前,就被他偷偷掉包送給跟他合伙的賊徒了。但那些賊徒已不知所蹤,如今只能著落在我身上。”
楊志這番話,如果是幾天前說,趙子稱心中是不會多想的,當(dāng)時他肯定會覺得,賊人看上的就只是金銀財寶。
但如今,隨著對形勢的深入了解,尤其是知道所有財寶都被段都管拿走了,賊人根本沒分到。加上趙子稱都結(jié)交了慕容家的人、也親眼目睹了那些精妙武藝,他的思路顯然也被打開了。
黃裳,道藏,太湖賊,這些元素?fù)诫s在一起,實在很難讓人不聯(lián)想到類似于諸如《九陰真經(jīng)》之類的存在。
當(dāng)然了,目前為止,趙子稱依然相信《九陰真經(jīng)》多半是不存在的,而且黃裳現(xiàn)在才剛剛校對完道藏,他就算有悟道習(xí)武,應(yīng)該也還沒到爐火純青的境界。
所以趙子稱估計,哪怕黃裳有給皇帝額外送他個人的心得體會、想要討好君上,估計也就是給一些《萬壽道藏修養(yǎng)心得》之類的早期作品。
可能是福建那邊的拜火賊徒,有跟黃裳發(fā)生過沖突,吃了虧,知道他的厲害,消息在江湖上流傳后,才有同行盯上了他,想要一探究竟。
目前為止,趙子稱也只能腦補出這樣的動機,他實在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釋了。
不過,即使是這種程度的腦補,也已經(jīng)比楊志之類兩眼一抹黑瞎撞要好得多,至少趙子稱心中是有一個大致的追查努力方向的。
趙子稱自己腦補推演了一會兒,楊志也不敢打擾他,趙子稱覺得完全想明白之后,這才補充追問:
“那為何找同黨的差事,要落到你頭上?”
楊志也很無奈地攤了攤手:“因為段明的其中兩個同黨,也就是那兩個當(dāng)時被他偽裝成裝水手招募、后來動手鑿沉船的大漢,只有我和當(dāng)時船上的其他軍漢見過。
段明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被拷打得渾身沒有一塊好肉了,也不可能放他出去指認(rèn),所以這個事情只能著落在我頭上?!?/p>
趙子稱很快想起來了,確實,那天慕容妍救人的時候,石綱船上大部分人都救起來了,但是段明那兩個動手鑿船的同黨,則是假裝溺死沒上趙子稱那條船。
他們應(yīng)該是水性極好,哪怕離湖岸好多里地,都能直接游回去,所以能用這招詐死脫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