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刻他還挺想罵人的,畢竟武英殿內(nèi)的爭權(quán)奪利又和他沒關(guān)系,自己再怎么奮斗,這大明朝也不是自己的。
誰想爭儲誰就爭唄,干嘛卷他這條沉寂已久的咸魚。
不過暗罵歸暗罵,明面上朱高煦還是得賠笑:“我如此,想來太孫與三位兄長的政務也更為繁忙。”
他這話一經(jīng)說出,除了朱允炆外的其它三人面色有些尷尬,全因他們桌案上僅有二十來份奏疏,僅有朱高煦桌上的一半,連朱允炆桌上的五分之一都沒有。
顯然,朱允炆并不太想讓他們干涉朝政。
這樣的場景,朱高煦都不由的嘆了一口氣:“合著我是幫他們?nèi)齻€人的活分擔了啊?!?/p>
“好了,都坐下處理奏疏吧,待爺爺開完早朝,這些奏疏都要供他閱覽?!?/p>
朱允炆不想過多糾纏,他只是想對三位世子彰顯了自己的權(quán)力罷了。
如今目的已經(jīng)達到,那再耽擱下去就有點欺負的意思了。
因此,朱允炆草草安排眾人坐下,而他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。
坐下后的朱高煦掃了一眼,此刻武英殿內(nèi)有六張理政的桌子,其中主位是老朱的,下首左位是朱允炆的,右位是自己。
朱尚炳和朱濟熺在朱允炆之下,朱高煦之下則是他的好大哥朱高熾。
這樣的位置安排很不妥當,尤其是將朱高煦放在朱高熾前面一位。
要知道,以朱高熾的嫡長身份,日后的燕府不出意外將由他繼承王位,而朱高煦只能是他之下的一名郡王,平日用度護衛(wèi)都得看他臉色。
朱允炆的這種安排,無疑是在離間他們兩兄弟。
見狀,朱高煦本想起身讓位置,但坐在他三步開外的朱高熾?yún)s樂呵呵笑道:
“離爺爺太近,我有些吃不住壓力,高煦你替我擔著些。”
他的話一經(jīng)說出,對面的朱允炆三人都抬頭看向了他們。
面對目光,朱高煦不由感嘆朱高熾在人情世故上的處理能力,因此點了點頭:“好……”
見兩兄弟沒有因為位置先后問題吵起來,朱尚炳與朱濟熺二人失望低下頭,朱允炆倒是早有預料,所以只是對兩兄弟笑了笑便低頭處理奏疏。
看著三人的舉動,朱高煦與朱高熾對視一眼,而后低頭開始理政。
在理政的同時,朱高煦也不由佩服朱高熾。
“難怪我這大哥能在靖難之役前夕讓朝中大部分人都為他說好話,甚至還讓朝廷將他們返回北平,僅他這份處世能力,前身斗不過他倒也不奇怪?!?/p>
思緒間,朱高煦已經(jīng)處理了多本奏疏,速度之快,讓剛?cè)胛溆⒌罾碚闹旄邿肴寺晕Ⅲ@訝,倒是朱允炆已經(jīng)習以為常。
朱高煦處理奏疏有著自己的思路,這是他奏疏處理快的原因。
此前朱元璋便夸獎過他,當時朱允炆還有些嫉妒,但眼下三府嫡長入了武英殿,朱允炆反倒是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