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來說,本地人不敢得罪本地官僚,北平的報館也多數(shù)不敢登載這種舉報信。
但上海和重慶的報館是米局長遙控不了的。
報紙一經(jīng)刊登,正如當初米慕葵利用輿情一樣,民眾的感情再次受媒介煽動,紛紛掉轉(zhuǎn)了槍口——誰說沒有白紙黑字的證據(jù)就無罪?
要不是米家指使聶文弄和王麻子誹謗,怎會一個死在米家門口,一個敲詐米家未遂而最終離奇死亡了呢?
還有那張暗娼罰據(jù),如果只是王卉一人所為,白瑩瑩干嘛不砸王卉卻砸米艮蓮……
民意洶涌,居仁堂也不好裝聾作啞了,出面開始介入此案。
某重慶大要恰好來北平視察接收情況,得知此事,開會拍桌子瞪眼,怒道:“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,查!立刻!馬上!迅速查!”
不僅居仁堂出動了,鑒于此案是國府接收北平以來第一個群體性案件,重慶方面非常重視,要借這個案子讓北平民眾見識一下黨國的風清氣正與雷厲風行。
于是另一撥糾風隊也在北平南苑機場下飛機了。
白素寬在報紙上看到這個影響力,感到報仇快要結(jié)束了。
同時通過對金睞的持續(xù)跟蹤了解,她終于想到一個救回吉娃的法子。
這個法子需要一身像樣的行頭,她錢不湊手,竟然一時辦不來。
她報仇的經(jīng)費起初來自于胡筱蕓那些金銀首飾以及裘皮大衣,之后來自于王林的錢包,到目前已經(jīng)山窮水盡。
尋思半夜?jié)摶厥峙梁约艺樱纯词欠襁€能搜尋一些可當之物。
她救娃心切,決定明日便拾掇好披掛實施行動,恰恰這天妹妹出獄了。
從早到晚,滿城的記者都涌到手帕胡同。
白素寬干心急不得露面,直到夜晚人群散去才悄悄回家,囑咐妹妹翌日著手抵押房子。
“是抵押,不是出售?!?/p>
圖快不圖多,否則接下去大家要斷糧。
剛囑咐完,外面忽然有人敲門,有人喊:“二小姐?!?/p>
還有個聲音喊:“小姨子。”
白素寬聞聲一驚,“方醒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