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長信宮中,任何事情都要講究證據(jù),你口說無憑,還是要證據(jù)說話?!?/p>
巧圓話里話外,都以人情來判斷對錯,可長信宮從來不講究人情。
只看證據(jù)。
否則當年路淼出事的時候,不會就那樣干脆了當結案,汪亦晴難產過世的時候,也不會沒有繼續(xù)查下去。
因為本身沒有證據(jù)。
雖然蕭元宸的確沒有放棄,一直讓錦衣衛(wèi)暗中查訪,沈初宜也把這些事都放在心上,只要有線索就會繼續(xù)跟進,可在明面上,事情的確已經結束了。
現(xiàn)在巧圓只用揣測的沈初宜態(tài)度說事,沈初宜根本不用同她辯解和自證,只要沒有證據(jù),此事就與她無關。
就是這樣簡單。
沈初宜一錘定音:“若有證據(jù),本宮愿意被搜宮查驗,景玉宮所有宮人都能配合慎刑司審問,但若無證據(jù),誰也不能把這件事栽贓到本宮頭上?!?/p>
沈初宜態(tài)度不卑不亢,神情自若,一點都不心虛害怕。
“再說,蒙圣恩不棄,本宮已升為淑妃,已然榮華富貴加身,膝下又有皇子,因何跟一個樣樣都不如本宮的才人過不去?”
“退一萬步說,本宮要想磋磨邢才人,簡直易如反掌,因何還要這樣藏著掖著,冒大不韙來做這種事?”
“一點好處都沒有。”
沈初宜的目光掃視眾人:“巧圓,你是不是覺得本宮傻?”
這話太清晰了。
讓人無法反駁。
沈初宜只要這樣平順過下去,以后怕是能當上貴妃,看陛下對她的寵愛,再往上走一步也不是不行。
放著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不要,卻冒險行巫蠱之術,若是能有益處還好些,可沈初宜對付的是邢才人,她能有什么好處?
簡直可笑。
這話一說出口,零星幾個心緒浮動,有些懷疑沈初宜的,都定了定心神。
沈初宜說得太對了。
巧圓被沈初宜這樣一噎,似乎有些回不過神,沒有立即開口反駁。
德妃冷笑一聲,說:“好了,事情就到這里了?!?/p>
她看向恭睿太后:“太后娘娘,不如把荷風宮的宮人都送進慎刑司,看看究竟能查出什么?!?/p>
“巫蠱之術如此嚴重,竟也有人敢沾染,甚至還拿此事攻訐宮妃,其心可誅?!?/p>
“萬不能輕饒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