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:戰(zhàn)國
秦國河西收復戰(zhàn)
河西之地對于秦國來說,是通向中原的戰(zhàn)略要地。秦孝公繼位后,將收復河西當做主要目標。
秦國自任用公孫鞅變法后,國力大增,公元前352年,趁著魏國桂陵之戰(zhàn)大敗,秦孝公覺得是時候報河西之戰(zhàn)的仇了,于是派兵渡過黃河,攻占了魏國舊都安邑,次年又由公孫鞅帶隊打下了固陽。魏惠王與各國停戰(zhàn)后,迅速調(diào)集軍隊反擊,秦國士兵不是魏武卒的對手,接連敗退,秦孝公不得已和魏惠王講和,歸還了占領的城池。
從這里能看出來,此時的魏國軍事實力仍就強大,不過已經(jīng)是強弩之末了。
公元前341年,趁魏國遭受馬陵之戰(zhàn)的重創(chuàng),秦孝公派公孫鞅帶隊攻打魏國西河郡,魏國由公子卬迎戰(zhàn)。公孫鞅在魏國時和公子卬是好朋友,他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,說:“阿卬呀,你還記得那年我們在夕陽下的奔跑嗎?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。我們以前在一起玩得多好呀,可是現(xiàn)在卻成了敵人,我不忍心和你自相殘殺。要不你來我這,咱倆好好喝一杯,再簽個友好協(xié)議,大家就各回各家。”
這個明顯的圈套,公子卬還是上當了,就帶了幾個隨身保鏢,去找公孫鞅敘舊。等到了秦國軍營,還沒坐下喝酒呢,公孫鞅翻臉不認人,直接綁了公子卬,隨即對魏軍發(fā)動攻擊。魏軍主帥被俘,士兵們潰敗逃散。這時候魏國不再牛氣了,魏惠王很懊悔,當初為什么沒有聽公叔痤的話殺了公孫鞅,現(xiàn)在只好割讓河西部分土地和秦國講和。
公孫鞅因為戰(zhàn)功被封于商地,號商君,以后大家就叫他商鞅了。秦孝公病重的時候把商鞅叫來,準備將君位傳給商鞅,這個做法有點像劉備。商鞅是個明白人,推辭了秦孝公的好意,并發(fā)誓要為秦國大業(yè)鞠躬盡瘁。秦孝公這才滿意得閉上了雙眼,咽氣了。太子駟即位,秦惠文王,這個王也是后來自封的。
商鞅變法觸動了太多貴族的利益,之前變法的時候又得罪過太子駟,在大靠山秦孝公死后,被商鞅處罰過的公子虔等人,往商鞅身上扣了個謀反的罪名。商鞅的權勢地位太強,都說功高蓋主,秦惠文王也有意除掉商鞅,就下令逮捕了他。商鞅知道后趕緊跑路,逃到了邊關。
晚上商鞅想到賓館開個房間休息一下,前臺不認識他,不知道他就是被緝捕的逃犯,還說:“住宿旅店請出示身份證?!鄙眺辈桓冶┞渡矸?,自然拿不出憑證,想讓前臺行個方便,前臺說:“不行啊,根據(jù)商鞅法令規(guī)定,留宿沒有身份證的人是要被治罪的?!鄙眺庇逕o淚,自己的立法還真有效果。
(請)
n
卷六:戰(zhàn)國
秦國河西收復戰(zhàn)
商鞅想跑去魏國,可他曾經(jīng)騙擒過公子卬,魏國拒絕了他的入境申請。無奈之下,商鞅只能跑回封地,擁兵造反。商鞅的軍隊兵很少,幾下就被秦惠文王派來的正規(guī)軍給打敗了,商鞅本人戰(zhàn)死。商鞅的死對頭們還不解恨,把他的尸首帶回了都城咸陽,在鬧市里車裂示眾。法家大牛就這么死了,但他的變法秦惠文王覺得還是好用的,在商鞅死后繼續(xù)保持了下來。
公元前334年,連續(xù)遭受重大失利的魏惠王再也牛不起來了,帶領著原來的一幫小弟,到徐州去找齊威王,要尊他為王,齊國此時的實力確實可以排行榜首,但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,便承認了魏惠王的名號,兩家一起當王(此前楚、吳、越在春秋時期已經(jīng)稱王了)。在這之后,各國紛紛效仿,全然不顧及周天子的臉面了。徐州相王也是魏國最后的體面時刻了。
公元前332年,秦國變法積累不少家底,秦惠文王認為收復河西的時機來了,就派公孫衍攻打魏國重地雕陰(今陜西甘泉南),魏將龍賈帶兵防御。經(jīng)過長達兩年的激戰(zhàn),魏軍守軍基本被團滅,龍賈被俘。魏惠王迫于壓力,于公元前329年將河西之地全部歸還給秦國,向秦國求和。這次戰(zhàn)役史稱雕陰之戰(zhàn)。
此消彼長,魏國實力大減,再難限制秦國的發(fā)展。秦國則奪回了河西之地,完全掌握了東進中原的通道,占據(jù)了有利地形,入主中原
指日可待。
幾次大戰(zhàn)后,諸侯實力排行榜發(fā)生了大變化,齊國走上了巔峰,位列第一,制霸東方。楚國在吳起變法后實力迅速攀升,在楚威王時期國勢強大,位列第二。秦國奪回河西之地,仍然保持變法改革,實力處于上升期,排名第三。魏國連受重創(chuàng),實力急劇下滑,排位第四。韓國經(jīng)過申不害變法,又吞并了鄭國,實力強于趙國,排第五。趙國第六。后面就是越國、燕國、中山國、宋國、魯國等,實力差不多。
到此處,戰(zhàn)國的前半篇結束,接下來各國紛爭愈演愈烈,縱橫家開始登上歷史舞臺。在寫縱橫家之前,先插兩篇介紹一下這個時代的大咖,孟子和莊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