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胡惟庸心生感慨之際,一道輕盈的身影披著薄紗從內(nèi)室緩緩走出。
目光所及,胡惟庸眼中閃過一絲亮光。
“此人懂得如何展現(xiàn)自己的長處,頗有幾分巧思?!?/p>
“嘖嘖,那種若隱若現(xiàn)的韻味,倒是拿捏得恰到好處。”
胡惟庸細細打量著如詩,而如詩亦借機觀察著他。
“早知今日避不開這一關(guān),只是沒想到竟是個年紀如此大的。”
“看這模樣,怕是已有三四十歲了吧?”
“為何那些年輕的學(xué)子們不能爭氣些呢?”
“不過從這氣度與衣著來看,倒是非尋常人家?!?/p>
如詩自認演技出眾,卻逃不過胡惟庸銳利的眼神。
他微笑著遞上自己先前所作的詩篇。
“如詩姑娘,請看在下的拙作,不知能否入您的眼?”
“若覺不妥,在下立刻告辭?!?/p>
如詩一愣,顯然未料到胡惟庸如此直白,但她還是接過詩篇。
僅僅一眼掃過,她的臉色便微微變化,笑容也真誠了幾分。
“韋公子,不如坐下細談,如何?”
---
對于如詩而言,自幼被賣入醉風(fēng)樓的她,早已看清自己的命運。
她不過是醉風(fēng)樓精心雕琢的一塊美玉罷了。
無論外表如何光鮮,最終的價值只是待價而沽。
然而,如詩心中自有盤算。
未出閣的她,如同玉藏匣中。
即便價格稍低,甚至自己貼上一些積蓄,嫁給一位真正懂玉之人;
也總比守著這些散碎銀兩,最終落入粗鄙之人手中要好得多。
原本,她已為出閣之事定下心意。
既然無法拖延,那就選擇一位最具文采之人。
若此人日后科舉得中,她或許能借此情緣,一躍成為如夫人或良妾。
正妻之位她不敢奢望,但做個受寵的妾室,倒也未嘗不可。
當然,如詩并非愚鈍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