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車行動起來,碾過石板路,車輪聲轆轆響起。
徐昀抬手理了理發(fā)髻上的束帶,“方才隨手系上,你看看歪了沒有?”徐昉點頭,“甚好。
”他目光忽瞥向徐昀的手腕,眉頭一皺提醒道:“怎么鐲子還戴著。
”那日徐昉嘴上說不買,結(jié)果出了書肆還是跟著徐昀進(jìn)了金銀鋪子,最后又把身上一個玉扳指添給掌柜,給她打了個實心的萬字花鐲。
徐昀一見,呀了一聲,忙褪下鐲子來,揣進(jìn)懷里。
“起得晚了些,急著出來給忘了。
”說著又左右檢查一番,確保全身上下再無不妥。
玲瓏臺在城東,從徐家所在的城南過去,要穿城而過,花好一頓功夫。
徐昀打了簾子往外瞧一眼,街上早市正熱鬧,人聲嘈雜。
她卻嘆一聲,放下簾子,向徐昉道:“圣駕下個月來,這些地方可就要清場了。
”“父親才來了書信,說圣駕就要到南平,為著迎駕恐怕又是大半個月不能回家。
他還叮囑了說這些日子可不要往人堆里湊,免生是非。
”徐昉應(yīng)著。
徐昀卻仰起臉來一笑,“父親上南平赴任這些日子,咱們過得多松快,有什么不好。
”“你真是”徐昉無奈搖頭,“我也是太縱你,這種時候還往外跑,這可是最后一次了。
”徐昀眨眨眼,笑應(yīng)了,心下卻想,從小到大,哥哥這句“最后一次“不知說了多少回,可哪次不是經(jīng)不住她軟磨硬泡?車行了快三刻,才到玲瓏臺。
這玲瓏臺是仰州最大的戲院,費些時間過來也是值得。
二人進(jìn)門,便有伙計笑嘻嘻迎上來:“二位公子來得早,今兒日場演《浣紗記》,要午時才演。
二位可要用些茶點?眼下散座小間都還空呢。
”徐昉點頭,“備幾樣點心,我們坐二樓小間。
”伙計應(yīng)一聲,領(lǐng)著二人往樓上去。
徐昀跟在后面,心里卻不大痛快:從前以小姐身份看戲,就只能憋在樓座;如今好容易扮了男裝出來,哥哥偏還要選這斜對戲臺的屏風(fēng)間,不許她去湊散座的熱鬧。
到了二樓,伙計將他們引到第二排。
徐昀忍不住開口:“那最前頭的沒人,怎么不坐那里?”伙計打個千道:“小公子不知,那座頭一晚已訂出去了。
”徐昀失望點頭,只得坐了。
待伙計退出,她便嘟囔起來:“坐這也罷了,偏又演的是《浣紗記》,早看了許多遍了。